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下井人员九不准
1、下井前喝酒者不准下井。
2、戴好劳保防护用品者不准下井。
3、耳聋、严重近视、精神失常和者不准下井。
4、休息不好者和情绪不正常者不准下井。
5、未经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准下井。
6、在井口(采场)和井下不准拥挤,打闹和睡觉。
7、在井下不准随地大小变。
8、井下停电无照明时不准乱走动,应在安全地点等待。
9、衣服和其他物品不准挂在电线路、电缆、变压器和电阻器上。
二、井下人员"八注意"
1、在井下行走要注意头上、脚下是否有障碍物,不得蹦跳。
2、在平巷行走要注意前后往来车辆,要在15米以外以外躲车,不要在道盘和拐弯处躲车。
3、在工作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工作面周围的安全和通风防尘情况,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4、和老工人要注意关心照顾新工人的安全,要相互关心,互相爱护,树立深厚的友谊感情。
5、到有人作业的天井上,要与上部人员联系好,得到同意方准上去,上天井时不要抢上抢下,携带物品的人员可先下,后上,每架梯子只准一人上下。
6、带有利刃的工具下井时,必须要注意竟刃尖包好装入保护袋内,上下梯子把工具装入工具箱或工具袋内。
7、凡到井下检查工作和生产劳动的人员,必须首先注意检查工作面的**帮浮石与支护情况及检查周围环境安全,发现有危险象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8、凡在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熟悉各主要巷道和通往各中段及地面的安全出口。
三、井下作业"六禁止"
1、禁止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品,工具或提升井,通风井、入行井仍任何东西。
2、禁止打残眼和带有盲炮作业。
3、禁止单人进入无人作业的天井和偏僻危险的区域作业。
4、禁止进入报废的老空区,因工作需要进去,必须经过有关批准。
5、禁止带浮石作业,严格敲帮问**制度,在处理浮石时,不得进行其他作业,清理浮石人员要选择安全地点和退路。
6、禁止从正在放矿(毛)的漏斗处通过或站在漏斗的迎面。
LG虹膜考勤门禁可以完全脱机使用,不需网络支持。还设有自动保护功能:如有人非法拆卸外壳或从墙上拆除,会发出警报音,触发信号,内部信息自动消除。对于已经存在的门禁系统,不需要改造,虹膜门禁可以安在原有门上,换成虹膜控制电子锁即可。
使用方式:壁挂式或桌面式
应用环境:-20C°至+50C°室内/室外
接口方式:RJ-45、USB2.0、IO电平输出、维根26输出、232通讯接口
识别方式:双目识别
系统容量:30000人
工作电压:AC 220±10%
控制电路工作电压:DC 12V
注册时间:≤2s
相对识别时间:<1s
识别距离:15CM-28CM
识别结果提示方式:语音、灯光、汉字、图片、ID号等多种方式
识别引导方式:语音提示 光学引导 定位器
目前市面上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使用前需住户预先去物业登记好人脸,当他们站在人脸识别门禁机前,人脸就会自动抓拍,比对成功后,门将自动开启,不再需要额外携带门禁卡,只需要站在门禁机前刷脸就能开门,度可达1秒,而无录入的人脸是无法进入的。它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住户不需要携带卡,凭人脸进入,免去了忘带卡,杜绝非小区人员捡到卡去复制;二是当住户双手提满东西的时候不需要再经过“放东西—找钥匙—开门—再拎东西”这样的不智能的流程。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既然如此便捷,在安全性方面记者也提出了质疑,假设分子通过一定手段拿到住户的像片,是否也能“忽悠”摄像头,蒙混过关呢?在夜晚弱光或无光照的情况下,还能发挥作用吗?人脸识别技术所*具的活体判别能力保证了他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等来欺骗识别系统。另外在夜晚弱光或无光照条件下,设备是可以正常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