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器的发展历史
最原始的防雷器是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故称"防雷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防雷器,氧化膜防雷器和丸式防雷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防雷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防雷器。现代高压防雷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年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工控标准35mm导轨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块,开始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稍后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体化箱式电源防雷组合也进入了中国
防雷器 ,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综上,选择质量优良的电源避雷器,不能只停留在厂家的广告宣传上,还应到厂家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去看一看,特别是关键元器件的选择、设计方案、生产工艺是了解的重点。除此之外,当地的气象条件、年雷暴日数和雷暴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也应和选择电源避雷器的防护级别进行综合考虑。
电源防雷器是浪涌保护器中最常用的一种,主要是针对电源系统所选用的浪涌保护。另外,还有网络防雷器,信号防雷器,视频防雷器,三合一防雷器等等。
电源防雷器包括电源防雷模块、电源防雷箱、电源防雷插座等。
电源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箱的区别在于体积大小不同,后者功能更加强大,且拥有雷电计数器等,但模块比防雷箱更容易安装且低廉。